昨日上午,在三八商城內某攤位,記者看到,這條石斑魚的體長約1.85米、體寬最寬處約0.6米。據攤主朱先生介紹,這條石斑魚是其自家漁船于前日凌晨在山東附近海域捕撈的,經過稱量其重260多斤。“根據這么多年的打魚經驗分析,這條魚的年齡在20年以上。當時,在山東附近海域剛靠岸,就有人欲出高價購買這條魚,但被我們拒絕了。”朱先生介紹,“我們想將它運回大連展示一下。”
采訪中,三八商城的幾位業主告訴記者,他們做了十多年的海產品生意,但如此大的石斑魚卻從來沒見過。“而且,這還是一條野生的紅斑魚,不是常見的黑斑魚,相比之下,紅斑魚更為罕見。”一位業主說。
這條魚比較重、體積又大,需要5個成年人才能將其抬起來。記者注意到,該魚的魚嘴張開特別大,幾乎能咬住一個成年人的頭。
這里還曾出現“鲅魚王”
其實,這并不是朱先生家的漁船第一次捕捉到如此大的魚,早在2009年,我市曾出現的一條2.6米長、260多斤的“鲅魚王”,就是朱先生家的漁船捕撈的,當時媒體也進行了報道,后來那條“鲅魚王”被大連自然博物館收藏了。
去年的12月23日,本報也報道過一條重約180斤的黑斑魚,也是出自該攤位,后來,那條魚被某大型酒店以2萬余元的價格購買。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石斑魚在我市市場很受歡迎,但目前市面流通的基本都是養殖的。專業人士分析,朱先生家漁船所捕撈的這條大型石斑魚,應該是野生的。“正好趕上了,所以我們家才頻出大魚。養殖的不可能出現這么大的石斑魚,而且是在深海中。”朱先生說。
昨日下午,記者了解到,該石斑魚已經被一位市民以3萬余元的價格購買。但為了保密,朱先生等人并沒有透露這位買家的具體信息。
據了解,這條大魚的整體處理過程需要一個小時時間,而做菜的時間則需要根據魚的做法來定,而對于不同的部位將采取不同的做法。知情者介紹,僅魚頭就可以采取豆豉蒸、蔥香、家常燜醬吃、剁椒醬等多種做法,而魚肉、魚皮和魚腩也可以分別做成不同的料理。“巨型石斑魚的魚頭和魚皮最好吃也最有營養,因為這兩個地方含有的膠原蛋白十分豐富。”該知情者介紹。
遼寧師范大學生物學教授姜長陽稱,2011年所發現的180多斤的黑斑魚就非常罕見,這與魚的生存環境、食物充足等有直接關系。而今年的這條260斤紅斑魚則更為稀少。
——罕見巨型紅斑魚亮相大連海鮮市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