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養又鮮美的海鮮----海紅
梁實秋對海紅有個形象的比喻,說其肉像曬干了的蟬,言語間透著嫌乎人家丑的意思。蔡瀾則更過分,稱剝開海紅的殼,肉中還有一撮毛,像人體的某部分云云,實在是不忍卒讀。不過海紅并不理會,這個已被人類吃了2000多年的海鮮,以它的霸氣和實力,仍牢牢占據人們的餐桌,并以比從前更高的身價和烹飪形態昂揚登場于世界各地。
其實海紅并不像兩位名家說的那么不堪,它的“紅”字同“虹”,非常形象地表達出它的特色——即它的貝殼內面泛出像彩虹一樣的五彩光芒。由于緯度和海域的不同,世界各地的海紅貝殼的顏色不完全相同,尤其是外殼有黑、青、綠、灰、銀等顏色,但內殼幾乎都閃爍著貝母般的夢幻色彩。海紅是大連人的叫法,南方人都稱這種海鮮為“淡菜”,很匪夷所思,它既不淡,也不是菜。學界更多地稱其為“青口”,大概因為它由外而內由深到淺的青色吧!
說起海紅,情感很復雜。因為小時候能吃到的小海鮮里,數它最便宜,不像大蝦那么讓人無法親近。而且家里大人做海紅能變化的花樣最多,曾給我們“嘴里淡出鳥來”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許多難以忘懷的滋味。時至今日,海紅仍然是最便宜的小海鮮——沒有之一,因為花蜆子都比它貴,可是要說想吃卻口難開,因為海紅作為一種重要的淺海養殖貝類,其也是最容易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品類,很多人因此放棄了這種從前最喜歡的小海鮮。
有“紅粉”仍然勇往直前,因為海紅的性價比和鮮美度實在是沒的說。海紅又被稱作“海里的雞蛋”,因為它的蛋白質含量高達59%,并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脂肪含量僅為7%,且大多是不飽和脂肪酸,同時它還和雞蛋一樣含有豐富的鈣、磷、鐵、鋅和維生素B、煙酸等,對促進人體新陳代謝,保證大腦和身體活動的營養供給具有積極的作用,這是一般的魚、蝦、肉等都達不到的營養高度。
身為幸福的大連人不用研究“海紅干”怎么吃,因為我們吃新鮮的海紅肉還來不及呢!海紅的鮮美和百搭讓它幾乎成為各種海鮮傳統菜和創新菜的主角。大連人最流行的吃法當然是煮,然后是炸海虹,用海紅做湯、下面、包包子,也有溫拌、沙拉等,大都講究借勢海紅的鮮勁而為之;歐洲人和南方人則喜好紅燴、香焗、比薩、燒烤等做法,總之也是將其奉為西餐的上等食材。人們對海紅作為食材的喜愛在各種海紅食譜中可見一斑,我見過的對海紅最異乎尋常的創新菜譜是:黑豆菜花手搟海紅面,至于這到底是個什么面,網上有圖有做法,但看上去真的營養又好吃,大家可以百度并學做。
大連海島旅游網編輯整理
——營養又鮮美的海鮮----海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