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,獐子島鎮計劃培育蝦夷扇貝苗種1萬多立方水體,要求培育苗種達到60億枚。為確保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工作目標任務,保質保量搞好育苗生產工作。自1月10號種貝入庫以來,獐子島鎮育苗戰線上的廣大干部職工,加班加點,日夜堅守,春節過后入庫種貝全部產卵。目前,已進入蝦夷扇貝幼體培育階段。
今年春節期間正是入庫種貝將要產卵的關鍵時期,因此,獐子島鎮育苗企業的干部職工全部放棄了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,一天24小時堅守在育苗生產一線。今年,獐子島集團全部培育公司自主研發的蝦夷扇貝新品種“獐子島紅”,并繼續沿用互補育苗、科學育苗的生產模式,滿立方水體進行培育。分別在海珍品原良種廠、育苗三場以及新成立的位于金州新區登沙河育苗室進行種貝入庫,并升溫促熟。大年三十,最先入庫登沙河育苗室蝦夷扇貝種貝正式產卵。正月十三,海珍品原良種廠和育苗三場入庫種貝全部產卵。根據幼體孵化的特性,育苗工人將健壯、優質的苗種選育出來,并分配到育苗一場和二廠。這樣,獐子島鎮四座育苗室再加上登沙河育苗室共1萬立方水體滿水體進行蝦夷扇貝幼體培育。
在整個蝦夷扇貝育苗過程中,幼體培育是整個環節最為重要的一環,幼體培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年的育苗。為此,獐子島鎮各育苗企業負責人、技術人員不敢有絲毫懈怠,日夜觀察幼體長勢情況。為了給蝦夷扇貝幼體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,保障幼體的成活率,育苗技術人員每隔1-2個小時就要在顯微鏡下觀察幼體的活動狀況。技術人員告訴我們:育苗生產工作雖有一定的系統和套路,但在育苗過程中會突發各種狀況,并沒有一定的規律性。因此,育苗工人就必須24小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,隨時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。
在此基礎上,今年,獐子島鎮各育苗室對于蝦夷扇貝餌料也做足了文章。嚴把餌料質量關,嚴格餌料的營養和消毒,保證把最健康、營養的餌料投喂到蝦夷扇貝池中。此外,育苗室還根據今年天氣多變的狀況,加大了一級餌料的培育,增大了接種密度。
據了解:蝦夷扇貝幼體經過20多天的培育后,即可投放附著基,讓幼體很好地附著。預計,4月中旬,蝦夷扇貝苗種可全部出庫。
相關鏈接:大連海鮮
大連海鮮養殖之獐子島集團科學育苗保苗壯